2025年5月24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海域展开了一场高强度的全流程飞行保障演练。此次演练以情节随机、特情复杂为特点,最大限度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全面检验官兵应急处置与协同作战能力,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演练中,指挥组临时设置多类突发险情,包括舱室火灾、人员受伤、设备故障等复杂场景,官兵需在浓烟弥漫、视线受阻的极限条件下完成侦察、灭火、排烟、救援等连贯动作。损管队员全副武装,携带消防服、水枪及温度检测仪快速响应,医疗组同步建立紧急救援通道转移伤员,展现了跨部门无缝衔接的高效执行力。舰载机保障环节同样充满挑战,甲板调度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批次歼-15战机的放飞与回收,并通过跨昼夜训练强化全天候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特别强调无预案、强对抗的实战化导向。山东舰舰长谢天理指出,任务时间、地点及特情设置均随机生成,官兵需在动态环境中快速决策,例如在飞行甲板火情尚未完全控制时,下层舱室又突发模拟爆炸,考验指挥系统的灵活性与部队心理素质。参训官兵表示,此类高强度训练已成为常态化,通过复盘总结不断优化流程,仅2024年至今已破解百余项技术难题,形成数百项研究成果。
指挥能力的锤炼是演练的另一核心目标。在编队协同作战中,山东舰与属舰构建起立体化预警探测体系,通过实时数据共享精准调配火力。面对模拟敌机突袭,歼-15飞行员凭借大载荷战术机动抢占有利攻击位置,编队属舰则快速变换战斗队形,形成海空联动的猎鹰大网。这种背靠背对抗模式大幅提升了指挥员的临机决断水平。
作为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山东舰自入列以来持续向远海深蓝迈进。2024年,其舰载机放飞保障时间已较初期缩短40%,再次出动效率提升35%,并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全天候作战能力。近年参与的联合利剑海峡雷霆-2025A等重大演训,更验证了其作为航母编队核心的体系化战力。
此次演练亦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日本防卫省监测到山东舰编队近期频繁现身南海及西太平洋,特别是在中国台湾省海峡中南部海域的实战化部署,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
从钢板切割到远海砺剑,山东舰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全舰官兵通过一专多能岗位轮训、群众性练兵比武等活动,培养出大批带兵强手与技术尖兵,为后续新型战舰储备核心人才。未来,这支移动的钢铁长城将继续向更深更远的大洋进发,为维护地区和平与战略安全注入强劲力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1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