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汉回家遭拒,住女儿家也被拒,无奈住楼道,网友:咎由自取

上海嘉定某小区的一楼过道里,一张破旧的凉席铺了四个月。86岁的何老伯每天蜷缩在褪色的棉絮上,身旁堆着捡来的塑料瓶和半碗吃剩的泡面。路过的居民常看见他用生锈的刀片撬儿媳家的门,刀刃刮过铁门的声响,成了这个春天里最刺耳的声音。

事情要从六年前说起。何老伯的儿子因癌症去世后,老人的脾气愈发暴躁,动辄挥舞菜刀威胁儿媳唐女士,甚至多次撬锁闯入家门。“我妈和女儿每天都躲在屋里,听见门外有动静就害怕。”老人的孙女何女士后来在采访中透露,无奈之下只能将爷爷拒之门外。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倔强的老人宁愿睡在楼道,也不愿回江苏泰兴的两个女儿家——那里,是他年轻时从未悉心照料过的地方。

楼道里的生活很快引发关注。网友们看着监控里老人凌晨三点在垃圾桶翻找食物的画面,心情复杂。有人说:“老人太强势,现在没人敢管也算自食其果。”但更多人觉得心酸:“不管怎么说,86岁睡楼道太可怜,子女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吧?”评论区很快分成两派:一派指责儿媳和女儿冷血,“就算老人脾气差,赡养也是法律义务”;另一派则替家属喊冤,“老人多次持刀威胁,换谁不怕?”

86岁老汉回家遭拒,住女儿家也被拒,无奈住楼道,网友:咎由自取

属地派出所的民警来了二十多次,调解记录写满三本。3月底,社区不得不安排两名特保人员,白天陪老人晒太阳,夜里守着他别去撬门。“老人总说‘死也要死在上海’,可泰兴的两个女儿又不愿接他。”社区干部在调解时叹气,大女儿家境不错,小女儿曾领过低保,却都以“老人偏心儿子”为由拒绝赡养。有网友翻出法律条文:“《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跟老人过去是否偏心没关系。”这话得到上万点赞,却换不来电话那头的沉默——大女婿在电话里直说:“让我们赡养可以,先解决他和儿媳的纠纷,不然我们不管。”

楼道里的铺盖成了社区的难题。有人发现,老人的凉席旁边就是消防通道,堆放的杂物被雨水泡得发霉,邻居们敢怒不敢言。“万一着火怎么办?”有居民在业主群里抱怨,可看到老人在春雨里咳嗽的样子,又忍不住送来几件旧衣服。这种矛盾的情绪,在网友评论里格外明显:“老人的行为确实影响公共安全,但子女把他推向社会更过分,这不是甩包袱吗?”

86岁老汉回家遭拒,住女儿家也被拒,无奈住楼道,网友:咎由自取

江桥镇民政部门先后两次发公函到泰兴,希望当地协助解决赡养问题。4月中旬,当工作人员再次拨通泰兴张桥镇的电话时,对方只说“会让村里沟通”,却没了下文。直到5月初,在社区的反复劝说下,何老伯终于松口愿意回泰兴,要么住养老院,要么由女儿照顾。孙女何女士主动提出分担费用,却被两个姑姑一口回绝:“他从小没管过我们,凭什么老了来找我们?”

5月7日,老人被送到泰兴,却在女儿家门口被拒之门外,只能暂住村委会。四天后,居民们惊讶地发现,老人又拖着蛇皮袋回到了上海的楼道——这次,儿媳一家连夜搬了家,门锁也换了新的。有网友拍下老人蹲在门口啃馒头的画面,配文:“上海到泰兴不过200公里,怎么就成了老人回不去的家?”评论区里,江苏的网友忍不住发声:“户籍在泰兴,当地部门该担起责任,不能让老人在两地之间流浪。”

86岁老汉回家遭拒,住女儿家也被拒,无奈住楼道,网友:咎由自取

事件发酵后,评论区成了社会观察的窗口。有人翻出老人年轻时的故事:“听说他重男轻女,财产全给了儿子,女儿出嫁时连嫁妆都没给,现在儿子没了,自然遭嫌弃,他的遭遇不同情。”这种说法虽未证实,却引发关于“赡养与亲情”的讨论:“就算老人有错,子女就能不管吗?法律可没规定‘先尽孝才能被赡养’。”律师李东方的解读被多次转发:“子女若拒不赡养,导致老人伤亡,可能构成遗弃罪,这不是家务事,是法律问题。”

也有网友提出现实考量:“老人每月退休金2500元,在泰兴够住养老院吗?上海的社区能不能协调临时安置?”但更多人直指核心:“问题的关键是两个女儿在逃避责任,当地民政和司法部门应该介入,不能让‘清官难断家务事’成为借口。”有泰州的网友分享经验:“我们那儿有类似案例,社区联合法院发传票,子女最后不得不履行义务,法律手段才是硬道理。”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场持续四个月的纷争,暴露出养老问题中最尖锐的矛盾:当亲情稀薄,法律能否成为最后的保障?何老伯的遭遇不是个例——评论区里,有人说起老家的孤寡老人睡公园长椅,有人提到邻居因财产分配不均拒绝赡养父母。这些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养儿防老”观念与现代法治社会的碰撞。

说实在的,老人的强势或许让人难以亲近,但子女的冷漠更让人忧心。法律明确规定赡养义务,却管不了人心的疏离。当老人在楼道里度过寒冷的春夜时,当他在泰兴村委会的长椅上辗转难眠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恩怨,更是整个社会对“老有所养”的考验。社区的特保能看守楼道,却守不住亲情的缺口;民政部门的公函能跨越省份,却跨不过子女心中的芥蒂。

86岁老汉回家遭拒,住女儿家也被拒,无奈住楼道,网友:咎由自取

或许,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更刚硬的手段:比如强制司法调解,比如将赡养义务纳入征信系统,让逃避责任的子女付出代价。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家庭明白:赡养父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扛起的责任。何老伯的凉席不该成为城市文明的补丁,每个老人的晚年,都该有尊严的归宿。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9127.html

(0)
珠江网的头像珠江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女教师侵犯未成年男生受审,细节曝出,其丈夫认为妻子才是受害者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法庭上出了件挺抓马的事——30岁的女教师克里斯蒂娜·福尔梅拉出庭受审,本该聚焦在她被控“侵犯学生”的案件上,结果全美媒体集体盯着她的妆容不放,说她“浓妆艳抹”“精致得不像被告”。这事迅速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吐槽“法庭变秀场了?”,也有人摇头“当老师的跟未成年学生搞暧昧,还这么高调,真是刷新认知”。咱慢慢捋,这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曲折。…

    2025年4月16日
    1500
  • 日本多地现无差别杀人!尤其是针对女性,一凶手狂言:我想分尸

    最近这几天,日本埼玉县的一起杀人案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个刚上高一的15岁女生,放学回家路上突然遭遇横祸,被一名男子殴打刺伤,最后重伤没抢救过来。这事儿一传出来,好多人都觉得心里发紧,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更是忍不住担心:现在在日本出门,真的安全吗? 说起来,最近日本的恶性案件确实有点多。从去年12月开始,福冈县北九州市、长野县长野市这些地方,接连发生无差别杀…

    2025年4月21日
    1500
  • 广东车主祭祖,居然焚烧真车!烧车的原因曝出,网友不淡定了

    每到清明,咱们中国人都有个传统,就是去祭祖,给逝去的亲人们烧点纸钱、祭品,虽说这事儿没啥科学依据,但这满满的都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求个心里安慰。可谁能想到,今年清明,广东湛江出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有人祭祖居然把自己的真车给点着了,你说离谱不离谱? 4月4号,广东湛江的一处墓地热闹得很,到处都是来祭祖的人,大家都趁着这个时候来看看逝去的亲人,寄托一下思…

    2025年4月6日
    1700
  • 湖南双牌发生惨烈车祸,小车被两辆大车死死夹住,造成两死一重伤

    今天刷到一条让人心里发紧的视频。湖南双牌县的一条国道上,一场小雨淅淅沥沥下着,湿滑的路面上,一辆白色小车像被夹在汉堡里的肉饼一样,死死卡在两辆大货车中间。远远看去,原本的三厢车已经被挤成了“一厢”,车尾和后排座位几乎被完全压扁,碎玻璃和汽车零件散落一地,现场触目惊心。 事情发生在5月16日,事发地点在一个弯道前的隧道口,路边还立着提示牌。从视频里能看到,出事…

    2025年5月18日
    100
  • 肤色纯黑的“钓帝”级钓鱼大爷上热搜,锃光瓦亮的皮肤,令人叹服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那种对一件事痴迷到极致的人?今天要讲的这位王大爷,可真是把对钓鱼的热爱发挥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他的故事在网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王大爷住在唐山滦河岸边,打从年轻时候起,就和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天还没亮,别人都还在睡梦中,王大爷就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收拾好他那些宝贝钓具。什么鱼竿、鱼线、鱼饵,每一样都被他擦得干干净净,整理得井井有条…

    2025年4月4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