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多条“安徽凤阳鼓楼塌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当晚,当地人民政府值班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发生了,是一起突发事件。20日一早,当地文化和旅游局通报:19日18时30分许,鼓楼楼宇顶部东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当地已成立调查组,责令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赶赴现场,并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调查核实。
据媒体报道,该鼓楼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现存楼宇于1995年重建。2017年以来,鼓楼楼宇零星出现屋顶部分瓦片脱落、檐板损毁。2023年2月,损毁情况加重,存在安全隐患。于是通过公开招标后,在去年维修,工期180天,花费341.206万元,项目于2024年6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
这座已有650年历史的古楼,是凤阳的地标之一,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如今突发屋顶瓦片大量脱落的情况,让人难免唏嘘和惋惜。虽然目前暂无人员伤亡,但无论是对于文保工作者,还是凤阳本地市民而言,这样的损毁都令人心痛。
古建修缮,不同于盖商品房,不是简单地刷层漆、换批瓦、“旧貌换新颜”,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历史接力,更需要敬畏之心、专业能力与长远眼光。
从初步回应舆论的速度来看,当地政府反应迅速,现场处理和初步通报都较为及时。但不少公众仍对维修工程的实施和效果表示关心:去年刚修完、通过验收,为何不到一年就出问题?调查组的后续结论值得期待,也希望能对相关环节进行全面复盘和必要优化。
一座古楼,是一段历史的实物化身,是城市文化的“地标记忆”。希望所有古建筑都能被温柔以待,不负修缮之功、不误岁月之托。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10023.html